2025年9月3日,一个注定被亿万中华儿女铭记的日子。当雄壮的国歌响彻天安门广场,当受阅方队以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检阅台,当一件件国之重器震撼亮相,作为一名曾在部队服役过十三年的火箭军干部,我心潮澎湃,深受教育,备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篇幅不长,却字字千钧,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我反复学习,深刻感受到这是一份基于强大实力捍卫和平的“中国宣言”、是一堂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党性大课”、一张擘画民族复兴伟业的“行动蓝图”。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浅显的学习认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认识之一,强大国防是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
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阅兵式上展示的钢铁洪流和一系列首次亮相的战略重器,不仅是强大军事力量的展现、更是强大综合国力的展示。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和平并非理所当然,发展更需坚实保障。
认识之二,抗战精神是克难攻坚的制胜法宝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从阅兵训练场上官兵们晒得黝黑的皮肤和刻苦训练的场景,到我国国防科技工作者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默默奉献,这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抗战精神、奋斗精神,通过阅兵场上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染了每一位中国人。反观今天的学校正在全面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时代传媒教育的“冲顶之战”,人才队伍是这次冲顶的核心支撑力量。虽然面临着挑战和考验,但是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传媒类高等教育体系、深入骨髓的交叉融合发展理念、集中优势协同作战的攻坚能力。我们要像当年抗战先辈们那样,始终坚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
认识之三,体系化思维是提升效能的关键路径
此次阅兵按照“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编组,各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特点尤为突出,阅兵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坦克作战单元也至少有7辆作战装备,我曾经在火箭军部队,一个导弹作战单元,除了我们这次在阅兵场上看到的主力装备,还包含电子侦查、目标整编、通信保障、电子干扰等数十个作战单元,需要成百上千人的作战参与和作战保障。现代化的战役早已告别了单兵作战,同样,我们的工作也是这样,比如我在人事处负责的高层次人才工作,同样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近年来,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融会贯通、协同推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和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教师赋能工作,着力打造一支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夯实中坚力量。这种“体系化”的思路,将分散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形成工作合力。未来,我们还会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破除壁垒,整合资源,在新征程上取得新成效。
心潮澎湃过后,更需脚踏实地;深受鼓舞之余,更应奋发有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也是对未来的豪迈宣言。从抗战胜利到新时代胜利,中华民族始终在奋斗中书写辉煌。作为一名党员,我将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所激发出的爱国热情和奋斗激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