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以下三个方面感悟。
一是以史为鉴,夯实青年理想信念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地位和伟大历史贡献——既推动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命运转折,更对世界和平秩序重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深刻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引领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为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提供了最坚实的思想支撑。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责主业,把伟大抗战精神作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的生动素材,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借助暑期实践微党课等创新形式,发挥朋辈思政的作用,引导青年从历史、理论、实践的逻辑统一高度,在学思践悟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真正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和积极传播者。
二是弘扬抗战精神,丰富思政教育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理想信念的种子在此时扎根,作风与担当也在此时锻造。总书记曾深情寄语青年:“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这句话既是对青年价值观塑造的殷切期望,也是青年走好人生之路的根本遵循。今年青马班开班仪式上,廖书记以《“积跬步 树新风 引领未来”,作风建设要从学生做起》为题讲授了专题党课,要求青马班的学员在思想和行动上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作风建设作为个人成长和社会担当的基石。
当前,青年学子面临的挑战更趋复杂,成长中的作风建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青年理想信念在物质欲望面前被消磨,学习热情在浮躁风气中渐渐消散,生活态度在享乐主义中被扭曲,社交行为在功利化导向下偏离轨道。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关乎民族的未来。
我们要充分挖掘抗战精神的教育价值,将其全面融入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全过程、各方面,这是我们开展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传媒大学的专业优势,不仅通过理论讲授,更要通过实践体验、文化熏陶、艺术表达等多种形式,让抗战精神可感可知。依托学校品牌活动、大型晚会,组织青年创作以抗战精神为主题的视听作品、舞台节目,沉浸式激发青年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同时,通过选树志愿先锋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引领青年,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三是立足当下,凝聚青年强国复兴力量。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对未来提出要求、发出号召,为青年成长和共青团工作指明方向。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不断演进,传媒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知识体系的重塑、产业生态的颠覆与就业结构的调整日新月异,关于“传媒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论断不绝于耳,“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学会用人文精神驾驭技术,用传媒的力量守护人的价值,构建“‘AI素养+人文精神’的复合力”,既需要我们“懂技术”——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应用模式和发展趋势;也需要我们“厚人文”——拥有深厚的人文社科底蕴和坚定的价值操守。只有具备了这种“复合力”,才能在复杂的实践中理解AI的运行逻辑,洞察其潜在的社会影响,批判性地审视其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做出负责任的专业判断和行动抉择。
团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引导中传青年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正在重构传媒业态与人类知识体系现状,从总书记重要回信中汲取思想养分、凝聚精神力量、激发奋斗干劲,积极投身“人工智能+”的创新实践,参与塑造面向未来的人文科技范式,用实际行动回应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努力成为高素质传媒人才,用传媒的力量守护人的价值,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各位领导、老师,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校团委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与机关党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紧密合作,持续推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将其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青年牢记嘱托,弘扬抗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实现强国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