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其被广泛认识、理解和接受,离不开各类媒体的有效传播。对新质生产力的宣传,科技类专业传媒机构可以说责无旁贷、重任在肩,要充分发挥作用。
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传媒机构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舆论的引导者,我们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强化对新质生产力有关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将政策条款转译成与产业创新、行业发展以及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以公众易理解、可感知的形式传播出去。
新质生产力通常涵盖了新兴技术、新兴产业以及全新的业态模式。由于这些元素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公众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深层含义、独特特征等方面可能并不完全掌握,甚至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或疑虑。这时,科技类专业传媒机构就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深入、全面、准确的报道和解读,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新质生产力及其相关政策;发挥自身的权威性,通过专业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揭示新质生产力背后的科学原理、技术进步以及对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这样的努力不仅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接受新质生产力,还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二、要发挥放大器的作用
在当下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周期挑战之下,科技类专业传媒机构 既要关注高大上的科技攻关,又要兼顾小而美的科技创新,起到放大器的作用,达到广泛传播新质生产力的目标。
“高大上”是指上天入地下海的国之重器性质的科技突破和重大成就。对这一系列内容的报道关系到我国最新科技前沿的传播,对外能够显示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帮助我国高精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多高科技产业订单;对内可以不断提振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不断提振信心。
与此同时,科技类专业传媒机构不要忽略那些小而美的科技创新。那些事关百姓生活衣食住行的行业里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尤其是近几年我国自主品牌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让更多老百姓在人间烟火中感受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美好生活,让人民更容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认知。比如在医药健康领域尤其是创新药领域某些产品的创新突破。比如小到石头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徕芬的电吹风机等,也是靠某一项科技创新形成了产品的差异化优势的。这些小而美的科技创新,或是解放了消费者的双手,或是为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高品质商品。媒体有义务也有责任宣传这些创新,一方面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认知、消费这些产品,同时也有助于扶持更多的自主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力。
三、要发挥连接器的作用
科技创新生态中各方利益相关者,从核心研发团队、到创新产业园区、到相关产业集群、到政府监管机构、到科技板块投资机构等,构成了整个科技创新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流程产业链条。 只有将各方资源打通并快速融合,才能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转化,推动产业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类专业传媒机构作为在其中能够链接到各方的第三方中立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搭建一个让各方能够快速交流有效融合的平台,切实发挥连接器的作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和高效落地。
科技类专业传媒机构也要不断挖掘自身的新质生产力,要通过内容上的“大单品”战略打造差异化产品,要创新内容分发渠道和表现形式构建自己的融媒体矩阵,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积极探寻向外延伸的多种业态模式和创新式发展路径,不断推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