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委
旧版网站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党委委员
纪检机构
支部设置
工会组织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支部建设
作风建设
机关人风采
群团工作
规章制度
党章党规
学校制度
部门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习近平法治文选》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
2025-11-1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法治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关于法治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共有报告、讲话、演讲、指示、批示等69篇。部分著作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现将《习近平法治文选》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如下。《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文中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13年2月23日)这是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11-17
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
2025-11-17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2025-11-1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既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的关键驱动力。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必须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各环节各领域,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活创新发展最大动能。全力筑牢人工智能底层技术,为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提供支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底层技术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根”与“魂”,没有自主可控的底层技术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11-11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一、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一般规律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从历史逻辑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当时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中创新最活跃、技术最前沿、前景最广阔、影响最广泛的部分,代表生产力的演进方向。18世纪以来,生产力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回顾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历程,从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机械化,到19世纪中叶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化,每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都意味着全新通用技术普遍应用,推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迭代升级,从蒸汽机、纺织机、铁路,到电力、石油、
以规划衔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2025-11-11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强调,加快建立制度健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体制,构建发展规划与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机制,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指导方针科学精准,主要目标清晰明确,任务举措求真务实,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建议》提出的“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等机制”等部署,蕴含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科学方法论,为各地区各部门以规划衔接赋能高质量发展、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壮丽图景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加强规划衔接。《建议》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具有宏观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
深入学习领会“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2025-11-11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25-11-04
丁薛祥《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4日 第 03 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议》确定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牢牢把握“十五五”时期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战略要求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建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为向新的目标迈进提供了坚实基础。“十四五”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25-11-04
蔡 奇《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3日 第 03 版)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对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磅礴力量。一、全面从严治党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根本保障《建议》在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实践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为新时代开新局、谱新篇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政治保障方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11-04
王沪宁《人民日报》(2025年10月31日 第 02 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深层次改革。准确理解、深入贯彻《建议》关于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更好发挥制度优势、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一、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我国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这深刻揭示了改革对于发展的重大作用和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作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判断,引领推动了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格局到发展目标、发展路径、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11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