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委
旧版网站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党委委员
纪检机构
支部设置
工会组织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支部建设
作风建设
机关人风采
群团工作
规章制度
党章党规
学校制度
部门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蕴
2025-08-06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全面阐释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等重大关系,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提供了最新的权威教材。《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其中一系列
深刻理解全球文明对话的时代价值
2025-08-06
文明多样性构成人类社会的本真特征与历史演进的基本图景。当文明格局面临百年未有的深度重构,“对抗”还是“对话”的价值选择关乎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7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系统阐释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明确树立文明对话的理念指引,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破解时代之问。深刻理解全球文明对话的时代价值,要把握中华文明强调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阐明文明对话是破解时代难题的合理路径,由此更好推动人类进步与和平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文明”即文教昌明,在中国思想典籍中意为文采、文德的辉耀。其在西方学者笔下常被用来描述有组织性的社会生活状态,即“civilization”,表明世俗的、进步的人类自我发展。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人类文明史是璀璨夺目的画卷,在历史上展现了多样性特征。中华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等虽然不是同一时间出现的,但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许多文明,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世界文明从源头起就是多样的,从历史实际而言,每一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现代化。在上述诸种文明中,勃发兴盛几乎都受益于交流互鉴,衰颓消散基本上都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2025-07-30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举办专题讲座,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根据工作安排,我汇报一下教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一些认识和实践。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教育强国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教育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指出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我们培养的人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围绕教育的人民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围绕教育的战略属性,
从“第二个结合”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底蕴
2025-07-18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逻辑统一,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时代精华,具有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征。“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自然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先于人与人类社会存在着,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存在物,是人类的母体,人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还从实践活动出发去探寻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从而科学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万物被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
全球发展倡议推动人类发展理论和实践转型与创新
2025-07-18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落实进展远低于预期,全球发展鸿沟明显扩大。习近平主席着眼全球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目标,于2021年9月在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凝聚促进全球发展的共识,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进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全球发展倡议科学把握当前国际社会对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对全球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为各国聚焦发展、共同发展、互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注入了思想动力。从中国主张到国际共识、从合作理念到共同行动,全球发展倡议结出累累硕果,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全球发展倡议系统回答事关全球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倡导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系统回答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一系列
抓住“关键少数”的理论意蕴
2025-07-16
领导干部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这既是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经验的总结凝练,也是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将抓住“关键少数”作为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重点,通过以上率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关键少数”是指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领导干部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住“关键少数”的重要论述,精准明确领导干部群体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关键地位与特殊作用,深刻阐述抓住“关键少数”的必要性、重要性,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抓住“关键少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住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2025-07-14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学习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强烈意愿。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优势,更能为世界各国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拓展新的路径,从而为迈向人类文明新形态铺就康庄大道。展现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当时欧洲国家的现代化做了思想准备。英国较早发生工业革命,法国在大革命后开启工业化进程,美国经过南北战争初步建立国内统一市场后取得经济大发展,德国在俾斯麦推动完成德国统一后开始经济腾飞。20世纪及以前的几个世纪,欧美国家一直走在现代化发展的前列,引领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方向。旨在打破旧的封建秩序的西方现代化,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但也暴露出资本主宰的制度性弊端,使西方社会陷入政治撕裂、社会分化、种族歧视、文明冲突等发展困局,显现出发展颓势。根据西方一元现代性的叙述,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线性演进过程,资本主义的胜利造就人类文明演化的最高形态。在他们看来,西方国
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
2025-07-11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文章对此作出深刻阐释。比如,《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指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完善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要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更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原理的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学习语|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2025-07-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
2025-07-07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8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