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委
  • 旧版网站
  • 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简介
    • 党委委员
    • 纪检机构
    • 支部设置
    • 工会组织
  • 工作动态
  • 学习园地
  • 支部建设
  • 作风建设
  • 机关人风采
  • 群团工作
  • 规章制度
    • 党章党规
    • 学校制度
    • 部门制度
  • 当前位置:首页  作风建设
  • 作风建设

  • 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2025-11-17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攻坚克难,关键在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现实中,“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党员干部面对矛盾躲着走、遇到难题绕道行,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不是不愿为,而是不敢为;不是不想干,而是怕出错。个别地方甚至还存在“能者多劳、庸者逍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久而久之会挫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必须把严管与厚爱统一起来,把导向与机制贯通起来,真正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选人用人上亮明“风向标”,在考核评价上用好“度量衡”,在监督管理上拉起“警戒线”,把讲担当、重担当的导向贯穿始终,对敢闯敢试者真心护航,对推诿躺平者严肃亮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担当作为,以昂扬的精气神推动改革发展。一线见真章,实干显担当。“人民楷模”王有德以“宁肯掉下十斤
  • 科学理性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
    2025-1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具备一定禀赋条件,要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引导大家科学理性、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防止一哄而上”。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的背景下,唯有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务实的实践准则深度融合,才能让规划蓝图转化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发展实绩,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根基。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重要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反观现实,有的地方在实践中往往偏离或丢掉这样的原则立场;有的不顾实际,贪大求洋,盲目追热点搞同质化布局,造成要素低效、产能过剩;有的推进“腾笼换鸟”政策,把传统产业当作“低端产业”“过时产业”简单退出,造成产业断层、经济减速、就业困难;有的脱离本地禀赋与产业基础,一味求新、激进发展,无视产业与技术演进规律,逾越积累寻求跨越,因支撑薄弱而陷入困境。以往经验教训告
  • 莫让“表演式忙碌”绊住实干脚步
    2025-11-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同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的人把办公平台当作“戏台”,在工作中耍假把式,热衷于搞“表演式忙碌”。这不仅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更会贻误改革发展良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是实干家。新征程上,唯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方能守好初心、担好使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热衷于搞“表演式忙碌”的人看似经常撸起袖子、高喊号子,实际上却总是忙在表面,到头来苦活累活没干多少、难事实事没办几件。这样的人,通常用心经营自己的“忙碌”人设,比如,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中总是表现为加班加点,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是拈轻怕重;他们热衷于搞“造景式调研”“摆拍式走访”,在镜头前面带微笑同群众手拉手,而拍过照就着急钻进车子赶赴下一个点位“打卡”;面对上级考察调研,他们不是实打实谈工作、讲问题,而是在迎来送往上花心思;他们准备的汇报材料一厚摞,展板和
  • 纠树并举抓作风
    2025-11-13
    作风建设关乎事业成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抓好作风建设,既需要驰而不息纠不正之风,也需要持之以恒树优良新风。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实现纠树并举抓作风。  ——编者  杜绝商而不办的“假把式”  刘佳跃  协同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实践中存在一种现象:有的非牵头部门或置身事外,或拖延搪塞,导致商而不办,工作悬空。  细究背后的思想根源,主要有三。一是规避责任。一些涉及多部门的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接的“烫手山芋”,推进起来难度不小。有的部门为求“安稳”,怕担责任,搞形式参与、不实质推进的“假把式”。二是计较得失。有的部门心存顾虑:“事情办成,功劳是别人的;办不好,却要共同担责。”在这种“功不归我、过可能及我”的心态驱使下,能推就推,消极应付。三是本位主义作祟。“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仍有影响,只顾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越是难解的问题,越需要合力攻坚;越是复杂的工作,越需要做好协同配合。协同,是要求也是职责,是智慧也见境界。杜绝类似的“假把式”,就必须切实树立一盘棋意识,多从大处着眼,多算大
  • 年轻干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
    2025-11-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期间,习近平同志带着乡亲们打坝修田、建沼气池,他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年轻干部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创新力强,正处于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期,趁着年富力强多做一些事、多吃一点苦、多经历些锤炼,有利于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中不断成长成熟成才,加快实现从“入行新手”到“行家里手”的转变。干部成长成熟成才的路上,从没有坦途捷径可走,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爬坡过坎。把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遍访当时全村195户贫困户,动手绘制“民情地图”,同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甘肃省华池县原挂职副县长邱军,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锻炼,刚到华池就深入基层一线,想方设法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新时代年轻干部中,还有许多人像黄文秀、邱军这样奋斗在一线,在不同岗位上挥洒青春汗水。他们在苦水里泡、在难窝里滚,练就了攻坚克难的硬脊梁、干事创业的铁肩膀。现实中,也有个别年轻干部成长较慢,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站不出来、顶
  • 解决急难愁盼不能“撒胡椒面”
    2025-11-11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在民生工作中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既导致资源浪费,又难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大而化之、撒胡椒面,坚决反对搞不符合实际的‘面子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民生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必须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实事做到人民群众心坎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并不意味着要“撒胡椒面”。“撒胡椒面”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是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需求,又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延误问题解决。现实中,“撒胡椒面”或表现为“雨露均沾”式的平均主义,忽视差异化需求,导致有限的资源被简单平摊;或表现为“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投入,缺乏精准识别和有效靶向,造成资源浪
  • 对党忠诚首先要做到实事求是
    2025-11-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入党誓词上的庄严承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党员党性的基本标准。对党忠诚有多方面的要求,但首要的一条是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实事求是,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是“最大的党性”,也是对党忠诚的必备品格。对党忠诚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而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口头上喊着忠诚于党,实际上理想信念动摇;口头上喊着忠于人民,实际上宗旨意识淡薄;口头上喊着忠于党的事业,实际上缺乏担当精神;口头上喊着遵规守纪,实际上心无所畏、言无所戒、行无所止。这样的“忠诚”只是一句空洞口号,这样的党员干部正是典型的“两面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领导工作全过程,自觉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实事求
  • 读懂久久为功的工作方法
    2025-11-04
    前段时间采访,听浙江基层干部讲起一个有关“接力”的故事:村里4任党组织书记,每任都与前任搭过班,修路、种茶、发展旅游,一茬接着一茬干,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上世纪末的185元增长到2024年的3.4万元,村集体资产突破2000万元。这是“千万工程”造福于民的一个缩影。20多年来,浙江当地党员干部锚定一件事,久久为功、不懈奋斗,书写了万千乡村的蝶变故事。从一个村的接力奋斗到一个省的接续推进,不禁联想到最近的热词——“规划”。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所在。这背后蕴含着久久为功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何谓久久为功?事物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滴水穿石、绳锯木断,靠的正是绵绵用力的耐心与坚持。久久为功,不是“不为”“慢为”,而是“常为”“久为”,是给成长以空间、给发展以时间。越是宏大的目标,越需要沉下来、稳住心,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五”到“十四五”,从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每5年一个台阶、接续奋斗,这就是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久久为功,贵在一个“准”字。一张蓝图绘到底,首先要看得准。2020年
  • 以钉钉子精神践行正确政绩观
    2025-11-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要树牢正确政绩观,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将持续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作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整治的重要内容,坚持立足实际、干在实处、务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钉”牢为民造福价值取向。人民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是干事创业的价值源头。坚持把树牢正确政绩观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融入干部教育管理全过程,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树牢为民造福根本价值取向,特别是面对当前高质量发展任务繁重的困难挑战,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着力破解一批改革发展难题、历史遗留问题,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全力破解事关百姓民生的难点问题,探索推进的“供需高匹配、百姓好就业”改革,以“5+2”就业之家平台建设为支撑,构建人力资源供需高效匹配机制;探索开展的学生“放心用餐”制度改革,推动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采购、集中配送;探索非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量采竞价阳光惠民”制度改革,构
  • 党性修养不是“一阵子” 而是“一辈子”
    2025-11-04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阵子”和“一辈子”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思想入党一生一世”的深刻道理,廓清了主观世界改造急于求成、安于一时、缺少恒心的认识迷雾和行为误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需要终身坚守,初心使命需要终身砥砺,党性操守需要终身修为,作风廉洁需要终身把持。唯有多积尺寸之功、重在长常用力,不以时迁、不以事易,才能真正解决好思想根子问题。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习惯用“一阵子”的想法去干“一辈子”的事业,短了目光、低了境界、入了歧途。有的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成“一阵子”的职业,只看眼前和一时、不看长远和根本,把经营好“小我”当成“一辈子”的追求;有的不注重理论夯基,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内心建不起持久的“抵腐大坝”;有的盘算手中权力的变现之道,为“人生下半场”早早准备;等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从近些年来被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9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0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学校主页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人民网
  • 共产党员网
  • 旗帜网
  • 北京长城网
  • 北京组工网
  • 党建网
  • 中工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中国文明网

关于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明德楼12层 机关党委

邮政编码:100024

电话:010-65779395

邮箱:jgdw@cuc.edu.cn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