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份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了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庆典,同期在俄罗斯报发表了署名文章《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在这篇文章当中专门提出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并且历史的记忆和真相不会随着历史流逝而褪色。
结合我的个人学习,我认为第一,在当下的时代条件下,要突出强调实事求是的历史原则。在今天自媒体的发展和历史视觉再现变得越发容易的情况下,实事求是的态度、辨别真伪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像今年的暑期出现了一个大公报的P图,大公报报道抗战胜利的号外,这个号外实际上是假的,但是,因为被大公文匯的官微转发了之后,大家又普遍觉得这可能是真实的,最后有一些专门的学者出来解释这个事情,所以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上的挑战。
第二,就我们整个的课程来说,整个教学团队今年也是在努力地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在整个课程设计当中,也是以抗战为题来开展实践作业,以实践的方式来进行纪念。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各个不同的专业特色,比如说人文专业和新闻传播专业开展的项目有小说阅读的推荐以及相关报章文献的研读等等。
第三,在课程讲授的过程当中,也特别注意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错误论调。第一个,就是将回望历史污名化为宣扬仇恨,特别是在暑期上映的《南京照相馆》,影片还原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被指责为进行仇恨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这个作品所呈现的部分远未及事实上所发生的罪行。所以我们更要特别坚定地回望历史,揭露罪恶。我们强调核心在于守护历史,一定要避免悲剧重演。正如这个影片导演所强调的,舆论宣传文化领域的隐形抗战从未停止,所以我们要特别警惕这种将揭露暴行标签化为煽动对立的动机。第二种错误论调就是把铭记历史曲解为走向封闭,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蕴含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3日的重要讲话当中所指出的,人类站在对抗还是对话、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所以我们更要特别强调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这是人类永恒的一个发展主题。第三种错误论调,是把纪念胜利称为是夸大贡献,这是无视基本史实的一种表述。我们有很多的史料是可以给予回击这种论调的。所以最后还是重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里面提到的所谓正确的历史观,它不仅是要看现在的国际形势是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去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
所以我们重申的是纪念抗战的胜利,既是缅怀先烈,告慰逝者,更是以正确的二战史观来指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