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委
旧版网站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党委委员
纪检机构
支部设置
工会组织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支部建设
作风建设
机关人风采
群团工作
规章制度
党章党规
学校制度
部门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超链接
超链接
宋刚:汲取抗战精神力量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2025-09-22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高校保卫工作者来说,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关键是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转化为守护校园安全的实际行动。下面,我将结合学校保卫工作实际,汇报学习体会和工作思路。一、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思想根基,筑牢学校保卫队伍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的深刻把握是党创造辉煌的重要经验。伟大抗战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我们保卫工作“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高度契合。一方面我们将引导大家从历史中感悟“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深刻内涵。同时,结合校园保卫工作实际,开展学习大讨论,让每一名同志都能清晰认识到:校园安全关乎师生生命财产,关乎学校发展大局,我们的岗位虽平凡,但责任重如泰山,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起守护校园平安的重任。另一方面,我们将把传承抗战精神与典型引领相结合。挖掘身边保卫队伍中的先进典型。比如,今年暑期学校承担国家重大活动的保障任务,保卫部(处)参与保障人员连续20小时加班加点工作,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在日常消防演练中,同志们模拟真实
龙小农:抓牢抗战叙事话语权,强化民族和国家认同
2025-09-22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202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是一场重要的国家仪式传播。定期举办这种主题式的国家仪式传播,激活抗战记忆、主导抗战叙事,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助于我们党和国家建构并抓牢有关抗日战争及反法西斯战争的话语权,有助于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强化当下的民族和国家认同。这种激活记忆、主导叙事、抓牢话语权的功能,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细读这篇重要讲话,全文才945字,可谓高度凝练、简洁明快,但又层次分明、清晰晓畅。讲话坚定地阐明了14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现代反抗外敌入侵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决定性意义;阐明了14年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和重大贡献;阐明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大历史警惕价值;阐明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应休戚与共、平等相待,珍爱和平、守望相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阐明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刘东建: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
2025-09-22
为了准备本次发言,我认真地进行了思考,也专门前往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借到一本《勿忘历史:抗战新闻史》。我在思索:2015年,我们学校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举办的研讨会和今年举办的研讨会,有何不同?这给了我种种启发,十年前的主题是:重温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力弘扬抗战精神。而今天,从这本书中令我深受启发的是这12个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继续奋斗。首先是敢于斗争。在这本书中,以赵玉明老先生为代表,他们在中国抗战广播史的研究中特别提到老一辈怎么积极利用传媒的手段,把强烈的抗战呼声传播出去,极大鼓舞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和国民党中央台以及地方台在反对日本侵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我们抗战14年的起点,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对我国广播主权的侵犯,在我国开办殖民广播的历史是可以再往前追溯的。从20世纪20年代,日本就在大连建立了广播电台,并且由此开始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对中国广播事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侵略,中国广播事业由此受到重大摧残,但并没有摧毁我们的广播事业。之后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人民广播电台,在国共合作的大
任孟山:深入学习讲话精神 奋力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09-19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应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共同思考,这样更能切实把讲话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教书育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将思想的磅礴力量转化为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总书记的抗战胜利纪念讲话所弘扬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为我们提供了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而总书记给我校全体师生的回信则是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回答,明确指示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两者有机结合,启发并要求我们:一、以民族复兴伟业为旨向,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将伟大抗战精神的血脉传承下去,引导研究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研究生导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师风,着力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传播人才:他们既要能深刻洞察国情社情,又能有效与世界对话沟通;既要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又要恪守人民情怀。要让我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在新时代的舆论场上能扛重活、打硬仗的
王晓红:铭记历史记忆,践行教育使命
2025-09-19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在民族复兴与世界和平的道路上保持清醒与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一、历史记忆:文明传承的根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分水岭,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中国14年的浴血抗战、欧洲战场的胜利,都表明正义终将战胜强权。战后纽伦堡审判首次以国际司法实践确立了“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类罪”;《联合国宪章》序言开宗明义提出“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成为防止悲剧重演的制度性承诺。尽管如此,当今世界仍在和平与战争、合作与对抗之间徘徊,二战的警示并未远去。不忘历史,正是为了推动国际社会摒弃零和思维、尊重多样文明、珍视人类和平。二、抗战精神:中国道路的动力。抗战精神凝结了民族独立、团结抗争与追求和平的价值取向。抗战记忆塑造了中国道路的价值选择,使我们读懂“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从而凝聚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力量。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今日的高铁飞驰、探月深潜,中国的复兴之路始终与抗战精神相连,其中所蕴含的“国家兴亡,匹夫有
李有兵:用好“实事求是”这个法宝,以开放包容与日新改革态度探索Al时代教育新路
2025-09-17
通过这次专题学习,我对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实事求是”思想观点、方法等又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纵观我党历史,坚持实事求是与否,深刻影响着革命与建设发展进程。比如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相关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把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创造性地提出了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等路线,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市场从根本上讲是资源分配的一种方式,但是当时一般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体察民情国情,创造性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的论断,大大解放了全社会的思想,激发了全体人民的创造活力,推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当然也有一些不尊重客观事实和历史规律的教训,也从反面证实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要性。目前,我校正处于应对AI挑战的冲顶期,什么是我们的“实事”?我们所求的此实事的“是”又是什么?AI时期的传媒高等教育之路在哪里?通识教育改革是否属于其中应有之义?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人理解,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第一,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广
于然:实事求是不懈奋斗,携手谱写强国新篇
2025-09-16
这一次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旅程。从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的坚韧、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智慧;到小平故居里,那台为供儿子追寻理想昼夜不息的织机,再到华蓥山的一代代英烈走过的道路……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如同踩在一片温润、勇毅,又饱含智慧的土壤上。对于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春风中的我来说,2000年,从小平同志题写“三个面向”的北京景山学校,来到北京广播学院,我见证了祖国的强盛、传媒的巨变,以及学校的发展。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学校把握改革发展脉搏,在新时代书写“教育强国”的“中传答卷”,彰显中传的使命和担当。从2019年率先开启国内本科艺考的重大改革,到2020年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从2018年“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到一次次大会战中对学科布局的探索。从面临数字大航海时代的前瞻思考,到主动应对AI时代夯基蓄力的“冲顶”之战,对我们而言,这一场要么“冲顶”,要么“灭顶”的“生死之战”,同样考验着中传人的视野和智慧。传媒行业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的培养,无不成为关乎时代与未来的命题。此时我也更清晰的理解了那个孕育了今天的时代,理解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的关键意义。这次学习是
龙小农:主动应变 创新图强
2025-09-16
广安是伟人故里、巴蜀福地,东临大巴山脉、西接成都平原,三山两江、物阜民丰。三山巍峨,壁立千仞,恰如小平同志对艰难困苦的忍耐和始终如一的原则性;两江九曲,汇流归宗,正似小平同志对党坚韧不拔的信仰和上善若水的灵活性。参加学校组织的这次“唯实惟新促改革 笃行聚力擘新篇”的培训,学习邓小平理论、瞻仰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使我的灵魂受到洗礼、对中传发展的认知得到深化。对个人而言,忠诚和厚道是做人的原则,对党要忠诚,对人要厚道。忍耐和信仰是成事的基石,对艰难困苦,要坚韧忍耐,对理想信念,要初心如磐。对中传而言,战略设计、系统治理,改革创新、日拱一卒,是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改革创新永远只有进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是所有真理的灵魂。正是秉持这种理念、坚持这种认知,过去七年,中传在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格局重构中,才能拔节生长、欣欣向荣,不断开创发展新阶段新格局。但是,立足中传发展新阶段新格局,我们时时要有“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清醒认知和进取精神,刚健有为、积极探索。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勇气,要有那么一股子爬坡迈坎的精气神。尽管图书馆的未来形
刘睿: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魂,践传媒育人与本职担当
2025-09-16
置身于伟人故里广安,沉浸式感悟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力量,对我们每一位干部而言,既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是一次精神的赋能。在这里,我想分享三点心得体会。一是提高站位,贯彻好办学方向。当前,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深刻重塑传媒生态与教育范式的关键阶段,对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这正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求的高度契合。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贯彻好、落实好廖书记要求的:以“实事求是”态度,科学研判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解放思想”的勇气,推进课程重构、实践教学和产学研融合,培养能够引领智能传播时代的卓越人才。二是敢闯敢干,勇于担当作为。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勇气和魄力,推动改革开放,为我们国家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能畏首畏尾,面对破局之年,要以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将伟人精神融入日常,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在AI与传媒融合的道路上守正创新,勇于开拓,做“探路者”,闯出一片新天地。三是立足本职,做到务实笃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作为国内交流合作处(校友
顾洁:以创新谋发展 以管理筑根基
2025-09-16
广安四天的学习时间,短暂却充实。这四天里,我们先后走进三红党建馆、华蓥山女战士陈列馆,在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文物前感悟初心;我们踏上华蓥山起义遗址,在苍松翠柏间聆听当年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故事;我们走进邓小平故居,在古朴的青石板路上感受伟人成长的足迹;还到翰林院子、北山小学堂、广安中学见证教育的创新传承。每一处参访都像一次与历史的对话,让我对邓小平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崇高风范和人格魅力,有了更鲜活、更深刻的认识,收获了直击心灵的感悟。和很多同事一样,这几天一直都在边学习边思考,尤其是,如果与学校当下正如火如荼开展的传媒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结合在一起,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首先,邓小平同志“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我们不断迈步向前的关键。纵览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创新始终是他最鲜明的印记:少年负笈海外,率先拥抱新式教育;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战略新局;十年浩劫后,大胆倡导市场经济,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模式道路;改革开放后,又以“一国两制”开创性地为香港回归铺就通途。在教育领域,他果断决策恢复高考,打破了“读书无用论” 的阴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精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2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