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委
  • 旧版网站
  • 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简介
    • 党委委员
    • 纪检机构
    • 支部设置
    • 工会组织
  • 工作动态
  • 学习园地
  • 支部建设
  • 作风建设
  • 机关人风采
  • 群团工作
  • 规章制度
    • 党章党规
    • 学校制度
    • 部门制度
  • 当前位置:首页  作风建设
  • 作风建设

  • 小事小节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
    2025-07-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管党治党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然而,从党的纪律建设实践来看,许多违纪违法问题往往源于对小事小节的忽视。因此,严守纪律红线、筑牢拒腐防线,既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障。小节失守终毁作风根基,严守纪律红线方能固本强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作风问题往往始于小节失守。一次违规的应酬、一份不该收的礼品、一次“人情往来”的破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作风问题的“导火索”。当小节被忽视时,党性原则就会被逐渐弱化,纪律意识就会被悄然侵蚀,最终导致“破窗效应”:小问题蔓延成风,大问题随之滋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党的纪律和作风要求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之中。作风问题的根源在于纪律意识淡薄,当小事小节被视作“无伤大雅”时,就会形成“破规矩、闯红灯”的不良风气。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
  • 共产党人要有什么样的修养
    2025-07-18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1939年7月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作的演讲,收录在《刘少奇选集》上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篇文献“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新征程上,重温这篇文献,对于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加强修养刘少奇首先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论述了共产党员进行思想意识修养的必要性。他指出,“人类在和自然界的不断斗争中,不断地改造自然界,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人类自己,改造着人们彼此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是需要而且可能改造的,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我们共产党员,是近代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现代担当者和推动者,应当在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求得自己的进步,提高自己革命的品质和能力”。无论何时,共产党员的修养都是十分重要的。党员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
  • 文风改不改,领导是关键
    2025-07-16
    文风是个老问题,不是小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风问题上下都有,但文风改不改,领导是关键。”当下,却有一种不良的文风,侵蚀着效率,影响着干群关系。个别文件冗长如“裹脚布”,有些会议讲话堆砌“正确的废话”——这堵无形的墙,隔开了政策与泥土,挡住了群众的呼声。领导带头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带出好文风,关键靠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三靠”。一靠强党性。党性是立身立言的基石。党性硬朗,文风才能严谨、务实、沾着泥土气。文风不正,究其根源,是政绩观的错位,是党性不强的体现。讲官话套话,走过场,搞形式,脱离实际,党心民心就会在“文字游戏”中渐行渐远。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深刻剖析党八股的弊病,列出其八条罪状,就是一面镜子,为全党树立了改进文风的标杆。领导干部要树好文风榜样,就得补足党性钙质,坚持实事求是,沉到一线抓“活鱼”。文章报告讲话,唯有针砭时弊、直击要害,文风才能成为凝聚人心、推动事业的利器。二靠带头改。文风问题表现在下面,有时根子却在上面。改文风,领导干部还得率先自己动手勤学习、调研。勤思考、动笔,如同吃饭一样,别人是代替不了的。靠秘书写稿、讲话念稿
  • 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破解作风问题
    2025-07-14
    作风问题绝非表面现象,之所以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是因为有着深刻的思想和利益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勇于直面思想和利益的根源问题,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取得实效,推动作风建设真正深入下去、持久见效,直至化风成俗。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越是深入治理,就越需对症下药、综合施治。从思想根源上看,作风问题往往源于理想信念的动摇和宗旨意识的淡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钙”足则神聚。一旦党员干部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出了问题,就很容易思想滑坡、行为失范。只有从思想上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才能在行动上坚强而有力,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以良好的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利益驱动是作风问题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从利益根源上看,面对党中央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个别党员干部之所以顶风作案、打擦边球,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因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在
  • 打好干事创业提前量
    2025-07-14
    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指出:“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对各方面的目标任务,要深入分析论证,确保科学精准、能够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启示我们,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主动谋划、未雨绸缪,打好干事创业提前量,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方法论层面看,打好干事创业提前量,重在用全面、辩证、长远的思维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善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用干事创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更好应对改革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干事创业犹如行船出海,唯有提前锚定航向、时时校准方向,才能在波谲云诡的风浪考验面前做到心里有数、手中有牌、淡定从容。如果只是走一步看一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或是像没头苍蝇乱打乱撞,不仅什么事都做不成,还会贻误发展良机,浪费人力物力。打好干事创业提前量,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既具备远见卓识,又具有胸怀气量、情怀担当。在地方工作时,习
  • 从细处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2025-07-11
    党员干部须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牢记“小节不守,大节不保”“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的道理,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时刻保持慎独慎微、严守纪律的清醒和自觉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843起,批评教育和处理2818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9004人……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今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连续141个月公布月报数据,凸显“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管党治党决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握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深入纠治“四风”隐形变异、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以铁的纪律狠刹歪风邪气。一个礼盒、一次公车私用,看似不要紧,实则关系党风政风,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聚力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才能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更加扎实、更为明显的成效。作风建设,重在细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我们要抓景区会所、送节礼、送月饼、送贺年卡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情?为什么要抓办公用房、公车配备、出
  • 以自我革命精神过好“五关”
    2025-07-07
    《过好“五关”》是周恩来于1963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的报告的一部分,收录在《周恩来选集》下卷。这篇文献生动阐释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为克服当时党政机关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各种错误思想、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重温这篇经典文献,对于深入理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干部“要一步一步地过好‘五关’”“五关”指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周恩来谈“五关”问题,集中于世情、国情深刻变化的1963年至1964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在新的发展中有新的困难”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总体形势开始全面好转,“四个现代化”的蓝图日渐清晰明确。但与此同时,中苏关系、中印关系复杂微妙,国际形势云谲波诡。为战胜困难、抓住机遇、开创新局,周恩来站在“最困难的时候对革命来说,恰恰是走向新胜利的转折点”的历史高度,面向社会各界、领导干部、自己的亲属明确提出了过好“五关”问题。1963年1月28日,周恩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召开的各界民主人士春节座谈会上首次
  •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2025-07-07
    跑跑送送、推杯换盏、借用车辆,能有多大问题?“经常接受礼品,逐步没有了原则和底线”“在半推半就中把别人给的‘好处’当成了正常的人情交往,把别人送的‘感谢’看成了理所当然”“刚开始请吃请喝请玩,接着就是送烟酒,再接着就是礼品、礼金”……翻一翻落马干部的忏悔书不难发现,谁不把不正之风当问题,谁就迟早触及违法乱纪大问题。无数案例表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腐败问题不是凭空发生的,其先兆之一就是作风不纯。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靡费公帑背后可能隐藏权钱交易、利益输送;为了利用职权索贿、收受好处,该拍板时却故意拖延;“吃公函”“吃老板”,“吃”欲不止,随之而来的便是“拿”和“要”……享乐奢靡之风、形式官僚之气,与违纪不收手、腐败不收敛,显然大有关联。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方能斩断由风及腐的传导链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遵循。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要狠刹各
  • 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
    2025-07-02
    “差不多先生”可谓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形象。这位“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主人公,记账时“千”字和“十”字不分、搭火车误点,最终因“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的糊涂认知,延误救治丢了性命。这一辛辣讽刺的文学形象,也给予我们作风建设上的警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最讲认真”“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党员干部无论做何种工作,都决不能当“差不多先生”。那些以“差不多”为行事准则的敷衍态度、得过且过的工作作风,就像潜伏的蛀虫,会侵蚀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必须坚决抵制。“差不多”的工作作风,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不能成事,还会耽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若在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对政策落实打折扣、搞变通,满足于“做了”却不追求“做好”,工作就会浮于表面,没有实效。比如,有的干部走访群众时,不过是机械地走流程,笔记本上记满了数字,却没有记下群众眼角的忧虑;有的干部制定政策时,盲目照搬别处经验,全然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看似完成了任务,实则让政策沦为一纸空文。这种“差不多”的态度,不仅让群众满心期待化作泡影,更在无形中消解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差不多”的工作作风
  • 不兴伪事兴务实
    2025-07-02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有一系列关于务实工作的文章,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不兴伪事兴务实、改进作风、做务实之人的要求。这对于我们坚决反对和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兴伪事,说到底,就是做名实不符、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事。在主政地方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务实之人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领导干部就要做这样的务实之人”。不兴伪事兴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有不兴伪事兴务实的工作作风,挺膺担当、真抓实干,抓好落实。“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务实的基础在于求真。求什么真?“求客观实际之真”。怎么求真?“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给出的答案。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讲的是学理论。没有科学的理论作工具,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我们便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无法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5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6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学校主页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人民网
  • 共产党员网
  • 旗帜网
  • 北京长城网
  • 北京组工网
  • 党建网
  • 中工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中国文明网

关于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明德楼12层 机关党委

邮政编码:100024

电话:010-65779395

邮箱:jgdw@cuc.edu.cn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