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委
  • 旧版网站
  • 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简介
    • 党委委员
    • 纪检机构
    • 支部设置
    • 工会组织
  • 工作动态
  • 学习园地
  • 支部建设
  • 作风建设
  • 机关人风采
  • 群团工作
  • 规章制度
    • 党章党规
    • 学校制度
    • 部门制度
  • 当前位置:首页  作风建设
  • 作风建设

  • 好干部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
    2025-09-24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好干部划出了清晰的标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对领导干部来说,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责任是事业所赋、使命所系、本职所在,是忠诚品格、为民情怀、担当精神的体现。“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我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的林俊德,“不能歇,我还要搞建设”的黄大发,“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廖俊波,“正因为有暴雨更得赶回去,怕村里受灾”的黄文秀……他们用担当尽责、无私奉献诠释了共产党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当前,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是好的,但也要清醒看到,干部队伍中责任意识不强、担当精神缺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领导干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热衷做“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平庸官”“太平官”“推诿官”“圆滑官”,存在拈轻怕重、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这种担当
  • 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
    2025-09-2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探讨如何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编者“探照灯”对准自己郭桉自省自警,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也是提升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时时“向内看”,把“探照灯”对准自己,经常拿“显微镜”检视自身,能发现问题和短板,有利于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堤溃蚁穴,气泄针芒。总想着“别人看不到就没关系”,把“影响不大”当借口,在小毛病上放任自流,便容易在作风上出大问题。心惊胆战的“首次破例”、装腔作势的“下不为例”、肆无忌惮的“形成惯例”,最终可能演变成警示教育的“典型案例”。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检视自身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纪律观念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才能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堤坝。勇于自我省察,是一项要求,也是一份清醒。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没办法”不是理由孙放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消极心理,把“没办法”当“挡箭牌”。或是过于强调客观原因,认为“人手不足、时间太
  • “贴标签”不如“钉钉子”
    2025-09-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然而,时下个别地方和部门落实工作,热衷于“贴标签”,比如,把“开了会”当作“落实了”,满足于程序到位、表态响亮;把“写了材料”包装成“干成事业”,醉心于台账精美、汇报出彩;把“填了数字”等同于“见了成效”,沉迷于报表光鲜、成绩亮眼。这般“标签式”落实,看似面面俱到、热热闹闹,实则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它用“点到为止”的虚招替代“一抓到底”的实功,纵使贴满“完成标签”,也难掩问题如故、痼疾未除的虚浮本质。“标签”贴得再好,终究是浮光掠影;“实根”扎得不深,发展终成无本之木。“标签式”落实的病灶在于“上心不用心、用力不尽力”,究其根源,是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与能力本领缺失。有的党员干部政绩观扭曲,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信奉“标签出政绩”“留痕即安全”,他们将“说了”等同于“做了”,把“做了”包装成“成了”,心思用在造“盆景”、博“眼球”上,而非解难题、惠民生上;有的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和能力本领不
  • 更加有效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
    2025-09-15
  • 从六尺巷精神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2025-09-15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当这谦和礼让、克己奉公的古巷清风穿越历史烟云,它并未消散于时光长河,反而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这面明镜中,映照出深邃而清晰的逻辑关联与精神回响——六尺巷所承载的谦逊礼让、克己奉公、以和为贵的传统智慧。六尺巷的“礼让”精神,以其克己不争、尊重他人的内核,为作风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根本要求提供了最生动的历史注脚。张英位居宰辅之尊,面对邻里土地纠纷,非但未以势压人,反而主动退让三尺。这看似简单的“让”,实则闪耀着不搞特权、不谋私利的公仆本色。如《道德经》所言:“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种“后其身”的谦抑,正是对权力本质的清醒认知——权力绝非个人私器,而是服务人民的公器。张英的“让”,是对普通邻居权益的深切尊重,是为民情怀最朴素的体现。作风建设所要求的为民,正是要求党员干部将群众冷暖置于心间,俯首甘为孺子牛。同时,张英以一封家书、一个退让的举动,高效化解了可
  • 正确把握实事求是和担当作为的关系
    2025-09-15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锤炼担当作为的过硬本领,才能扛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任。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敢于担当作为。谷文昌是这方面的典范。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前疯狂抓壮丁、充兵源,仅有1万多户人家的东山就被抓走了4700多名青壮年,解放时这些壮丁家属被定为“敌伪家属”。时任东山县第一区工委书记的谷文昌则认为,壮丁们是被国民党绑走的,他们的家属是受害人,建议把“敌伪家属”改成“兵灾家属”。提出这样的建议,在当时是要冒风险的,而谷文昌甘冒这个风险,就是因为他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担当作为。后来上级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决定对这些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对待、生活困难给予救济,孤寡老人由乡村照顾。此后,国民党部队1万多人突袭东山,而我们守岛部队不过千人,兵力悬殊,但
  • 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
    2025-09-15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小事小节”这个词,把“小事小节”比喻成“一面镜子”,指出“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小事小节,能够映照人品、彰显党性、反映作风。在小事上守规矩,在小节上明底线,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彰显。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许多优秀党员干部以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更在点点滴滴的小事小节上坚守党性、守望初心。不给子女“特殊关照”的焦裕禄,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的谷文昌,不让家人搭“顺风车”的杨善洲等,他们之所以能够让群众时时念起、记在心上,关键在于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公私分明、公而忘私,时时擦亮“小事小节”这面镜子照鉴自身,使慎小慎微成为内化于心的高度自觉。党的纪律和作风要求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言行中。新时代我们党抓作风建设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抓细抓小,中央八项规定每条都十分具体、指向十分鲜明,看似小事小节,却以小支点撬动大变局,带动了党的作风建设
  • 以严的基调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2025-09-04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再次就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打造一支党性纯洁的队伍、纪律严明的队伍,使我们党始终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人民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于全党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形势任务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意义。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次学习教育,全程指导、亲自推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全党开展好学习教育指明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扛牢政治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认真参与,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热情支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动真碰硬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和补齐作风建设制度短板、强化制度执行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绝非偶然,其滋生蔓延有着深层根源。比如,从思想认识上分析,仍有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将作风建设等同于“阶段性任务”,在监督高压下选择暂时收敛
  • 用铁规矩锻造好作风
    2025-09-04
    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今年3月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精心谋划、精准指导,推动学习教育在全党扎实开展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今年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刚刚启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云南考察调研。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党中央决定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深远考量——“这些年,八项规定确实是推动了根本性的变化,风气为之一新,过去积重难返的现象大部分没有了。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钉钉子嘛,再钉几下,久久为功,化风为俗。
  •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2025-09-04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打造一支党性纯洁的队伍、纪律严明的队伍,使我们党始终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人民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坚持从上到下一贯到底,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坚持务实精准组织实施,工作开展扎实,取得明显成效■“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打造一支党性纯洁的队伍、纪律严明的队伍,使我们党始终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人民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指出,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坚持从上到下一贯到底,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坚持务实精准组织实施,工作开展扎实,取得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71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8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学校主页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人民网
  • 共产党员网
  • 旗帜网
  • 北京长城网
  • 北京组工网
  • 党建网
  • 中工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中国文明网

关于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明德楼12层 机关党委

邮政编码:100024

电话:010-65779395

邮箱:jgdw@cuc.edu.cn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